鋼鐵價格的走勢每一天都牽動著人們的神經,我們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見證著鋼材價格從2016年開始回升,并在跌跌撞撞中來到了2017,過程雖然多有曲折,但總算在去產能的推動下讓市場重新恢復了活力。簡單地說,沒有去產能的改革,就沒有鋼價的上漲,2015年的慘痛還歷歷在目,政府救市讓行業踏上轉型之路。
其實鋼材價格未來的走勢是與去產能最終的效果息息相關的,我們不否認市場調節的作用,但目前國內經濟同樣離不開政府的有效調節,就如同2016年之前的四年里鋼價的持續暴跌讓整個行業陷入了危機之中,而這場危機在2016年供給側改革提出以后才開始出現轉機。如果今年能順利完成5000萬噸鋼鐵產能的出清以及全面取締“地條鋼”,那么這幾千萬噸被淘汰的產能將讓市場得到鼓舞,供給端的缺口也會使得鋼價繼續高走,但倘若去產能的目標未能實現或者效果不盡人意的話,那么對鋼價將產生直接的威脅。
在去產能的過程中,我們遇到的阻力還是相當大的,淘汰部分產業,對于當地來說就直接涉及到經濟問題了,不僅是經濟,失業人口的增多也會給社會造成一定的壓力,這種壓力是長遠性的,我們不得不權衡利弊來抉擇。
有統計稱今年鋼材總需求與2016年是持平的,那么在這樣的前提下,鋼價大漲的概率很高,尤其是上半年,去產能工作的加緊以及采購需求都集中在這個時段,助力鋼價不是問題,但也要考慮下半年鋼價極有可能會出現回落,因為在高利潤的誘惑下,鋼廠調整生產線,加大產量,使得庫存增多。這樣的矛盾必然會存在的,這也是為什么筆者經常強調去產能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產量的控制,否則產能就真的越去越多了。
當前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依然是艱巨的,若下游需求端的釋放不及預期的話,那么在銀行收緊流動性的影響下鋼價走勢就會有下行的風險。歸根結底鋼價的漲跌還得看去產能,這也是為什么國家在去產能問題上絕不含糊,也絕不放松,這是保持市場繁榮的有效手段。